Carl Zeiss Jena DDR Tessar 50 F2.8鏡頭,Tessar 結構設計,東德蔡司的百年鷹眼,鏡片由4片3群組成,這顆大概是東蔡M42鏡頭中最便宜的,所以能見度頗高!
Carl Zeiss Jena DDR Tessar 50 F2.8鏡頭,Tessar 結構設計,東德蔡司的百年鷹眼,鏡片由4片3群組成,這顆大概是東蔡M42鏡頭中最便宜的,所以能見度頗高!
使用過轉接環接鏡頭的朋友,應該都知道,當轉接環厚度不對時,會出現對焦不正常的形況,接環太薄,會發生當遠處的景物清晰時,對焦環卻還沒轉到無限遠的刻度上,繼續往無線遠的刻度轉,只會愈來越模糊,對不到焦。
相反的,轉接環太厚時,隨著對焦環往無線遠的符號接近時,遠方的景物也逐漸變清晰,不過就在沒完全清晰前,對焦環已經被牽制在無限遠的符號上,無法更進一步,這時鏡頭就變 “近視眼”。但這近視眼的情況,可以帶來一個重要的好處,就是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變近了! 因為這個現象,才會有一些配件可以讓原本平常的鏡頭變成微距鏡。
Pentacon 50mm f1.8 在M42鏡頭中算是便宜又大碗的,相信是許多人的第一支M42鏡頭,有人稱這支是廉價版的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50mm f/1.8。
本篇分享拆解這支老鏡的過程,筆者手上有幾顆 Pentacon 50mm f1.8,都是從網站上低價飆到的,不知是否因為低價(賣家都說狀況良好),所以每支都有點小問題,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對焦環很緊,處理這個不用拆鏡片,不用特殊工具,簡單的螺絲起子就可以了。
這支鏡頭的問題是轉動光圈環時不會有 “答答聲” 及對焦環很緊。
轉動光圈環變成無段的,不會有 “答答聲” ,一般是因為光圈環內的小鋼珠移位或掉了,這個問題不影響畫質,不過一般手動鏡要用最大光圈對焦,之後再調整到要用的光圈拍照,有 “答答聲” 可以讓拍照者在心中默数,知道光圈縮到多小。
對焦環很緊,一般是因為潤滑油變質,變得很濃稠,其實這也不影響畫質,不過M42鏡頭,是用螺牙旋轉上機身的,對焦環太緊,很容易不小心把鏡頭從機身上轉鬆,或甚至轉下,造成使用時的不方便。
玩手動老鏡似乎很難避免接觸到eBay,雖然筆者之前有些在eBay上不愉快的經驗,而好長時間停止在eBay上交易,但目前手上所有的老鏡,甚至有些新鏡都是購自eBay,新鏡當然是因為貪便宜,而老鏡似乎就沒有其它大宗的管道了,此篇就來說說筆者從eBay上湊齊 “東蔡三寶” 的過程。
玩Canon EOS單眼相機(SLR) 其中有項樂趣就是可換鏡頭,換鏡頭就好比換了一部相機,視角、畫質、顏色、景深、對焦速度……等都隨著鏡頭而改變。而目前Canon數位單眼(DSLR) 能用的就是原廠EF鏡頭(有些可用EF-S)及副廠鏡頭,目前副廠以Sigma、Tamron、Tokina等為主。一般來說副廠鏡會比原廠便宜一些,但這些鏡頭說起來都不便宜,要想達到 “換一個鏡頭就好比換了一部相機” 的感覺,其實就是用買一部或甚至多部相機的錢所換來的! 便宜鏡頭的價錢就算買不起單眼,買台低階DC應該是可以的,尤其是Canon L系列的毒鏡,價錢更是驚人! 買完小三元還有大三元,買完大三元還有定焦L,買了一代又會出二代!